201801181926
(台灣英文新聞/黃慧瑜 臺北綜合報導)由文化部主辦,台北書展基金會承辦的台北國際書展昨(9)日公布「2018台北國際書展大獎」(TIBE BOOK PRIZE)得獎名單,今年小說類空前年輕化,非小說類富有豐盛的文學熱情,可謂豐收年。另外,邁入第二年的編輯獎,突顯的已不只是編輯的執行力,還有為了找出讀者的靈活應對,大大展現臺灣出版的多元實力。 「2018台北國際書展大獎」(TIBE BOOK PRIZE)打破往年慣例,2017年12月20日先行公布入圍「小說類」、「非小說類」各十部作品,以及「編輯獎」自製類與非自製類各五組編輯團隊。今年入圍者展現出以往所沒有的特色:「小說類」空前年輕化,七、八年級作家輩出,老將、新秀競爭激烈,首獎最後由來自中國的金宇澄、小說家周芬伶及黃崇凱拿下榮耀。 「非小說類」文學層級提昇,藉由學術書、紀實報導及文學創作的閱讀,感受時代、與社會產生連結;由林育立、李欣倫及李玟萱三位分別獲獎,「編輯獎」則進一步思考「何為出版」應對,希望兼具銷售,亦可以做為知識及意義的追尋。自製類由衛城出版的王梵、莊瑞琳,非自製類則由時報出版的嘉世強、鄭雅菁、張瑋庭同獲殊榮。 在「小說獎」部分,編輯出身的金宇澄沈寂三十年功力,以《金宇澄作品選輯:輕寒、方島、碗》一長篇兩短篇,描述大陸集體勞改年代下的殘酷與屈辱;同樣周芬伶苦心經營長篇《花東婦好》十年,堪稱其集大成之作;有別於兩位老將的沈潛醞釀,七年級作家黃崇凱借用日本老字號綜合月刊之名,《文藝春秋》展現作品包羅萬象的企圖心,卻創造出一本饒富後現代拼貼趣味,兼具知識與娛樂性的長篇小說。 在「非小說獎」方面,自由記者林育立以旅居德國20年經驗,寫下《歐洲的心臟:德國如何改變自己》,也為臺灣提供了一個對照應映的企圖;李玟萱《無家者: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》也以紀實角度,描述的卻是在主流社會框架之外,另類生存模式;李欣倫《以我為器》將女人的身體比喻為容器,寫盡肉體痛苦之極限與生之歡愉,精準細膩針針見血。 今年「編輯獎」得獎作品,「自製類」為王梵、莊瑞琳《億萬年尺度的臺灣: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》(衛城出版、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),無疑是從迫切的環保議題裡,帶人重新認識臺灣;「非自製類」得主嘉世強、鄭雅菁、張瑋庭以《我們一無所有》、《行過地獄之路》、《呼喚奇蹟的光》(時報文化),從選書、裝幀等,看到編輯對出書的謹慎及用心。
2018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文學層級提昇
火辣性感的美容師幫你舒壓
留言列表